如果有刚需人群想买房子的话,我首先是推荐高新区的。原因之前也多次探讨过:首先,高新区是市区30分钟车程能到的所有片区里单价最低的。其次,作为青岛的几何中心,高新区以后有无限的可能。而且作为新区,高新区也不像一些城乡结合部充斥着低素质人群。
因为有zf限价的存在,高新区的新房价格在19年以前还是很理性的,虽然有天价茶水费、天价车位......但是从纸面的单价看,价格在最疯狂的阶段并没有像其他片区一样失去理智。所以在当前市区横盘、胶州腰斩、即墨暴跌的市场,高新区的房价不降反涨,三年里单价硬是从1.25万含/平的精装涨到了1.35万毛坯(最近硬是被人才公寓拉到了1.2万,今天不做探讨)!单价上涨折合元!
当然了,这不排除开发商也同样深知高新区的优势而作出的市场行为。所以上面我说的建议刚需人群买高新区并不是买当前的新房(当前的高新区新房也一直是我开喷的对象),而是某些小区的二手房。
简单盘点了一下高新区几个成交量比较大的小区的单价(均价,二手房价格受楼层、户型、装修的影响比较大):世茂公园美地1.2万左右,世茂云锦1.25万左右,珊瑚湾1.1万左右,星雨华府1.1万左右,招商海德1.3万左右,高实馨城东风馨苑1万左右,中欧国际城金茂悦三期1.6万左右,金茂悦四期1.7万左右,金茂墅二期高层1.65万左右......
以上基本上都是当前市场的成交价。
一直以来,高新区的二手房主场基本上就集中在东片区,因为东片区发展的最早,房子满足上市交易条件也最早。而且东片区早期开发商拿地都是成片的拿,所以基本上也就珊瑚湾、世茂、星雨华府、中欧这几个小区,横向对比优劣很容易。
中欧地角最好,紧扼高新区的交通要道。世茂有最早招生的幼儿园、私立学校、商场。珊瑚湾、星雨华府位置稍差一些。
因此中欧的二手房价比其他小区贵一些无可厚非。我不喷金茂悦三期、金茂墅二期高层卖一万六七,是因为我也曾一度沉沦在这两个小区的地角、小区环境、视野里。
而作为中欧最早的两个地块,D2D3首先没有一线后海海景的视野;其次两个小区以30层左右的大高层为主,容积率大、楼间距小,置身其中有一种压迫感;这两个小区的一手入手价最低,有不少业主是当时被开发商看房送油送面套路买的房子;D2(7栋楼都是89平面积,一共就两个户型)D3(5栋楼,其中3栋楼的户型是和D平两个户型一样,另外两栋的边户最大也就平)二手房目前主要的客户群体就是刚需客户,这些客户群相比之下有更好的选择——世茂云锦同样的刚需户型总价万以内随便挑,珊瑚湾万能买到带装修的,所以钻石海景的吸引力真的有二三十万这么大么?
至于为什么今天突然会聊这些呢?只是因为放假无聊刷到了这个头条:
我下一个个人的结论吧:单价1.3万入手中欧国际城D2D3也就是高新区金茂悦一期二期二手房的人,就是接盘侠。预祝这位业主能找到自己的如意韭菜。
目前,房地产行业各种利好政策频出,可是预期中像前几次调控中量价齐升的情形并没有出现,是市场反应需要时间还是老百姓看出来什么了?其实经历过这几年的疫情大家都明白了:1、连续几十年的房贷不是那么好还的;2、房价并不是一直会涨的;3、房子也不是想卖就能卖掉的;4、口袋里有个几万几十万的现金比付首付更安全......当更多的人想通了之后,房子的流通率就会变得更低。
我们一直在说房地产地是国家的,贷款是银行的,所以怎么可能会让房价崩盘?但是地已经卖了,房价即使腰斩你欠银行的钱依然要连本带利的归还,所以房价崩盘的唯一受害人只有购房者。
至于房地产行业所带动的天量上下游产业,首先钢材水泥卖给铁路公路的基建一样挣钱,其次房地产行业发展到天际也无法拿到国际上参与国际竞争。所以,这不是一个足以裹挟国家发展方向的产业。难不成真的能卖掉北京的房子买下整个美国?
18年的时候,不少高新业主振臂高呼:一万七八我怎么可能卖?!
了解高新区的朋友都知道,高新区之前是盐场,辖区基本上都是填海造陆而成,30多层沿后海一线的超高层......
无感而发,不知所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