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老公只放假两天,因此选择了胶州作为心情的放飞点。本来准备直奔胶州著名的三里河,可是无论是高速还是省道,从青岛到胶州的道路都在施工中。问了好多路人,艰难地往胶州行进。有一位热心人提到了“少海”这个我听说过的地名。于是决定改变行程,来到了少海新城。没想到,真是来值了,这里是胶州最美丽的景点!
胶州史志记载:自塔埠头至淮子口水域,别名少海。唐宋以来,福建、淮浙商船,扶桑、高丽客轮停泊于此……秋冬之交,商客云集,千帆林立,甚是壮观。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随着青岛开埠,蓝色的大海渐行渐远。当初停泊船只的塔埠头如今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曾经是大海的胶州湾堆积成了一片片长满杂草的荒滩。
年,胶州市进行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调整,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规划区的基础设施急需完备。年胶州市将完善城市防洪功能,开挖水面面积为6.28平方公里的东部滞洪区并建设高品位特色生态旅游项目作为当年实事之一。
年11月起,按照“给洪水以出路,变荒滩为宝地”的思路,运用市场化手段融资6.8亿元,在东部盐碱地兴建东部滞洪区工程。除了满足胶州城区的滞洪功能外,胶州决定以少海为核心,再造一片亲水生态新城,将其周边定位为一个集景观居住、休闲娱乐、商务活动为一体的高档休闲旅游区。少海新城项目的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城市经营建设的有益探索,也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青岛近期出台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初步构筑起科学规划体系,清晰地勾勒出环湾保护的宏大蓝图,描绘出拥湾发展的战略路径。该规划研究范围总面积约为多平方公里,环湾形成以唐岛湾中心区、胶州少海新城、大沽河生态湿地等区域为主构成的旅游格局。
少海新城规划结构和城市风貌也借鉴北部新城的生态理念,以中、小体量为主,造型轻巧、色彩柔和,与周围生态绿化有机融为一体,打造现代化的生活岸线、经济岸线、生态岸线,打开胶州城市的全新战略空间,对于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力、科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基础设施集约化程度、彻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少海新城位于胶州市区东南侧,东隔大沽河与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区相接,南邻胶州湾高速公路与胶州湾连通,西靠胶州湾工业园,北依胶州市经济开发区。营旧路、正阳路及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贯穿其中,规划总用地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主体水面面积6.28平方公里。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