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而上的二季度,谁是拉动引擎?
7月26日,青岛公布了年二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及重点工作“摘星夺旗”考核结果。在综合了经济运行、项目签约落地、城市更新建设3个板块17项指标后,黄岛区、胶州市、崂山区成为前三甲,即墨区、市南区、城阳区、平度市、莱西市、市北区、李沧区分列其后。
其中,冠亚军黄岛区和胶州市夺得“真抓实干、勇当排头”红旗;市南区则因为较一季度上升2个位次,夺得“加压奋进、进位赶超”红旗。
来源:岛城先锋
进入下半年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明显改善,稳定经济大盘的一系列政策开始见效,中国经济进入了企稳回升的关键窗口期,这同样也是城市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区市“摘星夺旗”的比拼背后,是青岛发展的底色与信心。
体量最大的黄岛区则依然充当着火车头角色,是经济拉动的主力引擎,在经济运行板块位列第1,在项目签约落地板块位列第3。以此来看,黄岛区不仅体量大,发展潜力也很大,这足以让黄岛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其质、量两方面的规模优势。
从经济运行、项目签约落地、城市更新建设3个板块的单项排名来看,胶州市成为最不“偏科”的区市,3个板块的排名均位列前2,为胶州市取得总成绩第2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南区排名上升2位,其主要拉动力应该来自经济运行板块,这个板块包含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等12项指标,作为青岛服务业、总部经济、商贸流通领域的主力军,市南区二季度应该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成绩。
崂山区在经济运行和城市更新建设板均位列前3,这也成为崂山区在总成绩中夺得季军的拉动力量。崂山区作为青岛四新经济和金融产业的聚集地,近年来成为展示青岛经济活力的典型代表。同时崂山区也是城市更新的主战场,张村河片区作为青岛“最大的城中村”,今年攻克诸多堵点后,开始大踏步更新。
即墨区的项目签约落地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