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胶州文化云、儒海智行年在洋河镇曲子村张家茔出土了五幅剪纸原件,证明至少在五百年前,剪纸在胶州就极为流行。明清以来,剪纸被当作胶州人生活的一部分,逐渐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逢生丧婚嫁、年节喜庆,家家户户都用剪纸来表达意愿和希望。20世纪50年代,高友三等人赴京参加“全国美术工艺艺人代表会”时,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年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在第二届中国秧歌节上,中国文联授予胶州市中国剪纸之乡称号。●●●胶州剪纸—风格特色StyleFeatures胶州作为中国南北海上的贸易枢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南北文化在此得到了交流。所以,胶州剪纸也深受影响,既有北方粗犷豪放的风格,又兼江南纤秀细腻的特点。
组图小红书九月剪纸胶州剪纸造型优美,疏密有致。同时,剪纸形式多样,有窗花、喜字等各种花样。从表现形式方面来讲,大体分为单色剪纸、活动剪纸、彩色剪纸和贴彩剪纸四种。●●●胶州剪纸—文化传播CulturalCommunication为祝愿年奥运会开办吉祥如意,68岁的胶州老人李桂香历时两个月运用传统剪纸、版画雕刻的办法,设计制作了一副长10米,宽0.64米,并有支“蝴蝶”组成的《迎奥运蝴蝶图》。
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