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胶州新闻
胶州旅游
胶州生活
胶州经济
胶州发展
胶州交通

深海舞巨龙在海底深处挑战世界之最

<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是我国北方地区沿海城市——青岛市独特的城市风貌。温润宜人的海洋性气候,让青岛洋溢着舒适又浪漫的城市风情,长达.2公里的海岸线,更是将旖旎多姿的自然景观尽情的揽入怀中。

中铁二局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项目部就坐落在青岛市黄岛区,在项目部会议室“永远的开路先锋”铭牌下,醒目地放着一块青黑色的石头,这是项目部的“宝贝”——一块来自海底的花岗石。

不久前,这个项目部将正在建设中的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服务隧道顺利施工至设计最大深度——距海平面米处,这是目前国内海底隧道施工所达到的最深位置,项目部的这块“宝贝”正是当时海底施工爆破时产生的石块。它将在这个宽敞的明亮的会议室中,见证一项超级工程的诞生……

梦起“青黄”

漫长曲折、岬湾相间的海岸线带给了青岛人民丰厚的自然馈赠,却也将青岛市“割裂”为南北两个区域,“C”字型的地理环境始终掣肘着青岛地区的发展,资源要素无法集聚、产业关联度得不到提升、城市路网有待优化等等,都是青岛城市经济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青岛人民渴望能有一座超级工程将青岛南北两端相连。

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建设一座可以在雾、雪等恶劣天气下全天候运行的海底隧道终于被采纳通过。年12月27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开工典礼在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举行。奠基仪式上,前来观看的青岛市民们献上了雷鸣般的掌声,他们相信渴望已久的“青黄相接”之梦将很快成为现实。

▲建成通车的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线路全长7.公里,是当时国内长度第一、世界第三的海底隧道。中铁二局作为基建国家队,成为了这项重点工程的主力建设队伍之一。中铁二局人历经近个日夜的艰苦奋战,隧道成功穿越浩瀚深邃的黄海中部,如一条海底巨龙般横贯胶州湾海域。年6月30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正式通车运营,将青岛市南区与黄岛区紧紧相连,从此“青黄不接”成为历史,“青黄相接”变为现实。

中铁二局在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突破了极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建成世界上埋深最浅、断面最大的海底隧道,不仅实现了中国海底隧道从无到强的突破,还形成了一整套海底隧道修建的技术模式。该工程也获得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建成,打破了制约青岛发展的“C”字形地理构造,形成“D”字形路网的发展新格局,成功实现东西岸半小时圈,青岛由割裂的“板块”优化组合成统一的“版图”,城市动脉自此澎湃涌动。这座年轻的海滨城市,如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GDP突破万亿大关,已经成为了经济总量仅次于北京、天津的中国北方第三大城市。

再舞“巨龙”

近年来,随着青岛三大主城联动规划的实施,尤其是青黄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两岸往来日渐频繁。尽管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日最高通行量已经超过10万辆,但依然无法满足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第二条海底隧道是形势所迫,更是大势所趋。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开工仪式

掀海辟地动风雷,万壑深潜一线晖。年10月29日,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正式开工建设。为青岛人民成功建设了“一隧”的中铁二局人自然义无反顾的再下深海,助力青岛奏响迈进大湾区新时代的进行曲,为青岛都市圈建设拉开新序幕。

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工程全长17.48公里,主线隧道总长14.37公里(海域段9.95公里),最深点距海平面米。相对于之前的胶州湾海底隧道,第二隧道将兼顾货运功能,允许货车通行。该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海底公路隧道,又一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即将诞生。

有了修建“一隧”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中铁二局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项目团队在前期建设过程中顺利了很多。但是随着工程的不断向海底深处推进,大海的神秘面纱被一点点揭开,当爆破的炸药将和大海第一次正面碰撞,中铁二局这支铁军才真正领教到大自然的威严。丰富的地下水、大规模的断裂带、超高的水压、极为敏感的施工环境……每一项问题都关乎着这项超级工程的成败。

▲青岛胶州湾第一、二海底隧道示意图

“嘭———”

年11月13日,伴随着一声闷响,中铁二局施工的斜井工程入海首爆圆满成功。对于大海来说,这声爆炸声可能连微不足道耳语也算不上,但是当爆炸产生的烟雾散去后,现场爆发出了一阵欢呼。中铁二局的工程师们知道,第一次与大海的正面较量,二局人赢了。

入海首爆标志着项目成功下穿原油场区,安全度过高风险区域,工程施工正式进入海域地段,项目将与海底更多复杂的情况进行“缠斗”。

建功岛城

年10月28日,海底隧道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顺利召开。由中铁二局承建的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TJ04标项目作为大会主要观摩点,迎来了国内外80余名隧道行业著名院士专家观摩调研。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海底埋深大、隧道距离长且交通量大这三大难题,技术难度达到了世界级水平。专家团来到中铁二局施工现场,对中铁二局项目管理团队在施工中应用的各种技术手段产生了强烈兴趣。

▲挪威国际隧道专家团队在施工现场交流

特别是对项目部在解决国内首次超近接下穿输油管道爆破安全控制难题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该难题,中铁二局项目管理团队通过模拟分析、专家研讨,确定了1cm/s的爆破振速控制标准,研发了“孔内延时分级掏槽+电子数码雷管逐孔爆破”的波峰不关联控振爆破技术,成功实现长距离下穿石化码头敏感区安全快速施工,填补了国内在该类型难题方面的技术空白。

此外,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中铁二局主动对标世界一流,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和经验,持续提升隧道工程建造技术水平。通过现场经验交流、技术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与挪威国际隧道专家团队、山东大学等国际国内知名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开展广泛合作,共同开展隧道前沿技术研究和重难点关键技术攻关。

▲“SAP超前物探技术”成像示意图

中铁二局与山东大学联合研发的“SAP超前物探技术”技术成果,可在海底复杂的地质条件中,精准识别米范围内不良地质构造分界面,无需爆破即可有效进行空间定位,同时辅助采用瞬变电磁、超前钻探、孔内成像等技术,可以高质高效完成隧道掘进前方不良地质探明工作。项目管理团队借助该技术连续攻克了多个复杂地质断层施工重难点,取得了显著效果。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施工至海平面下米处

年末,一则重磅新闻在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工人日报、中国新闻社等多家中央级主流媒体在内的多个平台刊发。

“由中铁二局施工的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顺利施工至海平面下米处,达到设计最大深度,也是目前已知国内海底隧道施工所达到的最深位置。”

仅新华社客户端该新闻当日浏览量就迅速突破了万次,赢得了全国广大网友的热烈点赞和讨论。

胶州湾边的开路先锋旗帜在空中猎猎飘扬,旗帜下的中铁二局人依然在忙碌。3年后,这一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将横跨米的海底,让青黄两地再次紧紧相握!

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朱春桥(二局)

原标题:《深海舞巨龙!在海底深处挑战世界之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zhouzx.com/jzjt/11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