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岔人
树多么静谧的时光被你绿色的手指弹响随意抛洒的清香成就了谁在大地上尽情游走的思想七月流火流过悠悠长长的岁月流过你身体深处谜一样弯曲的脉络赐谁一身金色的衣裳岁月如歌如一段永不褪色的暗香如你用静默的存在用如伞般美丽的华盖将炎署化成薄如蝉翼的清凉融为记忆一直流淌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其荚果,俗称“槐米”,也是一种中药。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疗疮毒;木材供建筑用。种仁含淀粉,可供酿酒或作糊料、饲料。皮、枝叶、花蕾、花及种子均可入药。地处阜安办事处太平地街,为一级古树,树龄年此树树高8米,胸围厘米,冠幅7米,东西长6米,南北长8米,有树池保护。有诗赞(一)汗漫人间是与非,《春秋》责备待凭谁?不情树木亦身老,霜露风花无限悲!(二)人事天时频变迁,太平古木尚依然。谁能具备千秋眼,绝代消魂七百年?又是国槐开花的时节,小编带着对百年国槐的憧憬来到了太平地街的这棵国槐树下,寻找儿时的记忆。记得小时家里的槐米茶,初喝时淡淡的苦味最后总会留有一抹甘甜味,陪伴着奶奶喃喃细语,成为夏日最难忘的记忆。老街风情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并肩坐在大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地处杜村镇寺前村村西,二级古树,树龄约年国槐,别名·槐树、中国槐,原产中国北部,多年以前,《山海经》中有“首山其木多槐,条谷之山,其木多槐”的记载,其后的《本草图经》记载“槐,今处处有之。”此树树高8米,胸围厘米,冠幅6米,东西长4米,南北长8米。地处张应镇西张应村村内,二级古树,树龄年树高8米,胸围厘米,冠幅13.5米,东西长13米,南北长14米。据传,明末赵姓从今胶南迁入张应河东立村,称河东赵家庄,新中国成立后改称西张应。此树为赵姓先人立村时在房前所植。古树主干粗壮敦实,枝干虽多数枯死,但从主干又萌发许多细的枝条,远远看去如同一副鬼斧神工的盆景。地处张应镇曲家庄村村内,二级古树,树龄年此树树高12米,胸围厘米,冠幅9米,东西长10米,南北长8米。明弘治二年(年),由姓始祖曲守凤从今安徽曲家庄迁至胶州南乡,先在今洋河镇境内一片芦苇丛生的地方落脚,数代后迁居今张应镇境内主村,称曲家庄。此树为由姓先祖立村时所植。地处里岔镇刘家辛庄村村内,二级古树,树龄年树高12米,胸围厘米,冠幅13米,东西长12米,南北长14米,树冠较大,主干粗壮,分两枝,婉转盘旋,似跤龙出海,树干中空,部分小枝枯死。传说很久以前,在树主干空洞内盘踞一条鳞蛇,它能惩恶扬善,护佑一方百姓平安,人们把此树称为护村之树,对其顶礼膜拜。地处阜安办事处赵家园村村内,为三级古树,树龄年树高13米,胸围厘米,冠幅12.5米,东西长10米,南北长15米。长势旺盛,树杆离茎部1米处有树洞。赵家园村委为了保护此树,在树周围砌起一圈树池。此树为清末村人赵考伦所植。赵考伦先祖赵任,明万历年间,16岁时中进士,宫至大理寺卿,工诗善文,才思敏捷,被万历皇帝钦点为天下第三才子。地处南关办事处城子村村南,三级古树,树龄年树高13米,胸围厘米,冠幅14米,东西长12米,南北长16米,有树池保护。城子村原有古槐针粟,其中村西头双槐堂两棵和清惠立孙家一棵,年村民为度灾荒,伐掉做了烧柴。此槐是马家祖辈所植,为村中4棵古槐中树龄、个头最小的一棵。自年始逐渐枯萎,20世纪70年代以后,枯木逢春,逐渐复苏,枝叶茂盛,欣欣向荣,被人们视为吉祥之树。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