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全国百强县市,山东胶州市入30强,全国第24位,但在山东省内排第一!接下来排名前50的山东还有龙口市和荣成市。
胶州的区位优势胶州市地处黄海之滨、胶州湾畔,因东南临胶州湾,以胶水而得名。年在青岛地区第一个撤县设市。陆地面积平方公里,海岸线25公里,户籍人口82.8万人。
胶州市位于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北岸,是山东半岛联结海内外的重要交通咽喉。距黄岛前湾港只有20分钟车程;拥有两个铁路客运站和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其中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作为全国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山东省内唯一铁路“陆港”,年完成集装箱作业量20万标箱,运量在全国已建成的铁路中心站中位列第4位。
拥有青银、青兰、沈海三条高速公路,胶济、胶黄、胶新、胶济客运专线四条铁路,成为新亚欧大陆桥重要桥头堡。特别是4F级胶东国际机场落户胶州,定位为区域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航空货运枢纽,规划近期至年,旅客吞吐量约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1万吨,规模与目前上海虹桥机场相当;远期至年,旅客吞吐量约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万吨。
已全面开辟国内外航线航班,打造日韩空中快线的航班“公交化”模式,带动山东省、青岛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济青高铁等配套设施加速向胶州延伸,构建海陆空铁多式联运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半岛城市群综合交通枢纽。依托快捷的轨道交通体系,实现胶州市域15分钟直达青岛主城区、1小时30分直达半岛主要城市。
胶州的产业和转型升级胶州传统产业有车船配件、锅炉辅机、家电电子、钢结构、轻工纺织、食品加工、木器厨具七大优势产业集群,并形成金属结构、皮革制鞋、电子制造、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是胶东半岛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到了新时代,胶州正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谋篇布局更大更高质量发展。
胶州身处上合示范区,责任重大。为此,胶州提出,上合示范区坚持在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海洋合作等领域探路先行,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积极争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努力增开国际国内班列,力争集装箱作业量达到76万标箱。
胶州还将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建设智造之城。打造“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科技引领城建设、壮大民营经济,实施“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围绕现代物流、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
外贸方面,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健全“稳外贸”工作机制,加快上合多式联运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全年新培育过亿美元外贸企业1家,过千万外贸企业10家,争创1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胶州的新机遇早在年青岛提出了“三湾三城”的概念,确定以胶州湾、灵山湾、鳌山湾为核心的“三大城市中心”,以胶州为核心的北岸新城,将成为青岛市最具活力的北部中心!
胶州西部新城定位为“胶州城市西部副中心、山东半岛商贸集散地、宜居的高品质新城区”,与少海新城、胶州湾产业新区、空港新区一道构成胶州市未来发展的四大引擎。
青岛海湾大桥胶州连接线正式通车(胶州与青岛主城区缩短至20多公里,15分钟车程,相当于是上海浦东与浦西的距离);胶州机场今年正式启用;地铁8号线北段下半年通车;还有国家级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落地。
就在前不久,山东提出力争将济南和青岛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这对胶州也是一个全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新作为。
有观点认为,青岛城市版图随着东岸主城区、北岸城区、西海岸新区格局的形成,胶州成为了中心湾区最后的拼图,只有胶州崛起,青岛才能完成环胶州湾主城区的闭环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
莱芜撤市划区划入济南,而烟台蓬莱也已经撤市划区,胶州的撤市划区(青岛)未来有望提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