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孙秀青青岛报道
记者近日从青岛市人社局了解到,一季度,青岛市城镇新增就业5.88万人,居全省首位,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59万人,同比减少14.54%;发放创业扶持资金1.36亿元,政策性扶持创业1.12万人;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万人、.52万人、.82万人,比年底增长5.82万人、1.18万人、0.86万人;“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建成上线,无感化人才服务自动人岗适配互送达.8万次,成功引进各类人才1.41万人。
一季度政策性扶持创业1.12万人
今年以来,青岛市人社部门出台用人单位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创业补贴等系列新政,着重向初创企业倾斜政策服务资源,突出鼓励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全力稳就业存量、扩就业增量,缓解招工就业“两难”。一季度,全市共发放小微企业就业补贴.6万元,落实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1.52亿元;发放创业扶持资金1.36亿元,政策性扶持创业1.12万人。
据了解,今年在青高校毕业生达到13万人,总量、增量为历年最高。为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稳定,青岛市人社部门多措并举,通过实施高校毕业生线上精准招聘活动、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持续扩大人才就业政策扶持等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一季度,全市共发放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68万元,青年人才在青创新创业一次性安家费1.2亿元。
同时,为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今年1月份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青岛市深入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截至3月底,全市已开发岗位个,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3.7万个岗位开发任务,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长期失业人员就业。
一季度社保增长取得“开门红”
今年以来,人社部门在全市部署实施“精准扩面专项行动”,通过扩面资源大调查、跨部门数据比对等方式,进一步摸清青岛市“参保未缴费”“应保未保”“中断缴费”等群体情况。针对“1+N”扩面重点群体分类制定了专项的扩面措施,即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为“1”个核心,以各行业未确认劳动关系的个体、快递、电商等新业态及其他灵活就业“N”类人员为突破口,引导其自觉自愿参保,不断提升青岛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
今年新出台的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新政已在本月正式实施。5月底前,青岛市相关快递企业和基层快递网点、快递末端网点的从业人员将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年内新增快递企业和基层快递网点从业人员实现全面参保。
根据市人社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万人、.52万人、.82万人,比年底增长5.82万人、1.18万人、0.86万人,取得了“开门红”的好成绩。
“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建成上线
为把青岛打造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人社部门重点在优化人才服务、提升服务质效方面下功夫。近期,青岛市“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建成上线,将分散于全市各部门的13个高频人才服务事项集成为人才视角的“一件事”,有效破解了人才办事多头跑、多次跑问题。13项业务提交材料数量由原来的98份减少为52份,全面提升了人才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
同时,为提升人才服务感受度,青岛市试点推行无感化人才服务模式,利用关键信息为人才和企业“画像”,实现人与政策、岗位、技能培训等信息无感适配,目前平台共涵盖项人社政策,进行了.1万余次的政策专属匹配,自动人岗适配互送达.8万次,成功引进各类人才1.41万人。
针对重点项目和紧缺急需人才,人社部门精准提供人才项目定制化支持,已为海尔海信等69家企业制定了专项支持政策。此外,补贴资金“预拨付”试点工作也已在胶州开展,部分人才政策补贴资金支付周期由3—4周缩短至3—4个工作日,有效破解补贴奖励拨付周期时间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