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介
JIERU
入
导
管
室
那一年,我43岁,闺女16个月大,儿子上高二。
我叫刘霞,医院护士,年下半年科室调动来到了介入导管室,从此,每天与“铅衣”为伴。
相遇
调来这里的时候,“铅衣”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就连“介入导管室”这个名字都是神秘的。甚至有时我会想,如果当初知道以后的工作每天要穿着30斤重的铅衣,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只记得当时领导对我说“刘霞,你有十几年的手术室经验,导管室,你得来。”
就这样,放下正读高二的儿子和年迈的双亲,送16个月的闺女上宝宝班托管,我外出进修学习3个月。
归来后,导管室护士,成为我的称谓。
相知
手术量翻倍
刚来时,导管室年手术量只有多台,护士也只有3名。
而如今,护士增加到5名,手术量早已翻倍。
我不想说自己有多辛苦,人生在世,没有谁是活的容易轻松的。
白+黑,是医生护士的日常。只是有时回头想想,这四年,有工作的成就感,但也总是忍不住心酸和愧疚。
成就感
成就感来源于哪儿呢?
医院复审时,导管室从零起点到最终高分通过评审;
来源于年导管室改造,增加一台新设备,而介入手术正常进行,院感任务加重,最终导管室交上了一份零感染的答卷。
来源于四年来医护团队默契配合,成功挽救了一例又一例垂危的生命。医生在前“冲锋陷阵”,我们紧随“后勤保障”。
愧疚感
那些日子,医院,晚上手术随叫随到,做好医生的后盾,是导管室护士的基本要求。
“不能出事”是我给自己绷的最紧的一根弦。
所以,儿子高中三年一直住校,哪怕放假都是自己打车回家,而小闺女每天的接送我更是一天没有参与。小时候,闺女还会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陪我玩?”后来也许失望的次数多了,她也就不再问了。
“妈妈累”,是他们爷仨的共识和体谅。
相许
夜晚没人时,自己也偷偷哭过,甚至在当时第一次连续11台手术穿铅衣后,小腿肿胀疼痛而退缩过,可还是咬咬牙都坚持了下来。
问自己
后悔吗?
这是我在去年体检查出肺结节时问自己的问题。在刚得知结果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好在,现在已经平静多了。
就像法国文学家托马斯·布朗爵士说过的,“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
期许
定期复查,工作照常,生活依旧,太阳每天一样升起。
我的这四年,见证了导管室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了新生力量的加入——陈笑言、崔古瑞、姜绪泽、王娣。
都是90后的他们,“日常小跑”是他们的动作,积极乐观是他们的标签,吃苦耐劳是他们的品质,独立顶班是他们的能力。
只要努力,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介
入
手
术
血管性介入治疗:
1、全身各部位血管的造影,诊断。
2、急性肿瘤动脉栓塞术和动脉灌注治疗。如肝癌等。
3、经导管溶栓治疗静脉血栓形成。
4、消化道出血。产后出血等原因的全身各个部位的动脉大出血治疗。
5、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置入术。
6、脑动脉瘤、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7、临时及永久起搏器置入术。
8、下腔静脉滤网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
9、冠状血管内超声栓塞术。
10、肢体静脉血栓取栓术。
11、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
非血管介入治疗:
1、食道支架
2、营养管置入
3、经皮肝穿刺腔管引流术
4、输卵管造影术等
END
文
刘霞
编
庄笑琳
厚德精医尚善至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