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楼市旺季——金九,在今年彻底失效了。
根据卓易数据统计,截止到9月21日,青岛9月新建商品房成交不足六千套,赶超上月几乎已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在刚刚结束的中秋三天假期里,青岛新建商品住宅仅成交3.08万平,同比下降78%,相较于去年中秋假期下降33%。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不仅仅是青岛一城如此,在全国大部分城市楼市普遍降温的大环境下,今年的“金九银十”难言乐观。
而作为购房者,我们要正视的,似乎不仅仅是进入下行通道的市场而已。
01
买涨不买跌?区域房价分化严重
作为衡量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房价一直是普通购房者直观判断市场冷热的标准:如果房价成增长趋势,那市场热度相对较高,反之则代表市场有下行的风险。
这个方法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普遍适用,但放眼当下青岛市场,却出现了偏差。
根据卓易数据统计,青岛八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已超过了1.6万/平,今年前八个月全市成交价呈稳中有升的态势。
然,青岛今年的市场像房价反映出的一样热吗?
诚然农历春节过后,青岛新房市场确实迎来一波“小阳春”。但随着进入下半场,青岛楼市也开始收缩,成交量逐月走低。尤其是进入九月之后,三周新房成交量尚不及前月的一半。
房价走势与成交走势差异为何如此明显?与青岛区域房价分化日趋严重不无关系。
根据卓易数据统计,年上半年青岛主城区新房成交均价已达到元/㎡,同比上涨14%,绝对值上涨超过元/㎡。
抛开新房供应量少去化周期长的市南区不提,主城区新房价天花板崂山区,新房均价基本在4.5万上下浮动;新都心浮山后3万+,老四方核心区2.5万+;李沧整体在2.2万+,就连处在主城边缘的李沧北,新房均价也基本到了2万元左右。主城新房上车线,已经从过去的核心区万提高到主城边缘万。即便如此,卡线的小户型房源也经常供不应求。
而在供应量大,房源选择空间更广的近郊区域。销售频频遇冷,开发商不得不动用“价格大法”。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即墨、胶州部分区域的项目就开始了从减配、精装改毛坯到打折、送车位的价格大战,个别项目还因此引发老业主的不满。
而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部分西海岸项目也开启了“低价走量”的模式。
02
土地供应不足房企重点布局城西城北
新房如此,二手房亦然。根据青岛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青岛热度最高的区域仍在主城区,购房者